OhMyDive Logo
OhMyDive

扁虫

Flatworm

扁虫

Photo by Jens Petersen / CC BY-SA 3.0 via Wikimedia Commons

海洋扁虫是珊瑚礁上的 “魔毯” 。因其绚丽的色彩常被误认为是海蛞蝓,但它们其实是更简单的生物—— 本质上是一张 二维的生命薄片 ,没心没肺,吃喝拉撒全靠一个口。尽管构造简单, 它们却以优雅的波浪状游泳姿态(像弗拉明戈舞裙)和被称为 “击剑交配” 的奇特繁殖仪式而闻名。

🔬分类

:扁形动物门
:涡虫纲
:多肠目

📏物理特征

常见体长:1–10厘米;部分巨型种类可达15厘米
颜色特征:极其鲜艳;常模仿有毒的海蛞蝓;花纹包括条纹、圆点和旋涡

🌊栖息信息

栖息深度:潮间带至深礁;多见于浅海热带水域
偏好地形:珊瑚碎石、沙坡、岩石下、礁石缝隙
出现时间:昼夜均可见;白天常活跃

⚠️安全与保护

毒性:部分含有河豚毒素;许多是贝氏拟态(假装有毒)
保护状态:未评估;通常常见

识别指南

扁虫 - 识别指南

Photo by Betty Wills / CC BY-SA 4.0 via Wikimedia Commons

识别要点:

  • 厚度: 纸一样薄!如果看起来立体肉感,那是海蛞蝓。如果像张贴纸,那是扁虫。
  • 游动: 平滑滑行,或通过波动身体边缘(“裙边”)游泳。
  • 头部: 背部无外露鳃。没有明显的嗅角(触角),只有前缘折叠形成的 伪触角
  • 质感: 光滑粘溜,绝不长疙瘩或肉瘤。

与海蛞蝓(海兔)的区别

  • 鳃: 海蛞蝓屁股上通常有 花朵状的鳃冠 。扁虫背部 光溜溜
  • 触角: 海蛞蝓有明显的 嗅角 (天线)。扁虫只有 折叠的耳状皮瓣
  • 身体: 海蛞蝓是 厚实/块状 的。扁虫是 薄片状 的。

幼体与成体

幼体是成体的微缩版。有些种类能从切断的碎片中 再生 ,所以一个“幼体”可能只是正在重生的碎片!

扁虫的十大有趣事实

扁虫 - 扁虫的十大有趣事实

Photo by Andrea Bonifazi / CC BY-SA 4.0 via Wikimedia Commons

1. 击剑交配

扁虫是雌雄同体(兼具公母)。当两只相遇交配时,会进行一场暴力的决斗,称为 “击剑” 。它们竖起身体,试图用双倒钩的生殖器刺中对方。胜者注入精子成为“父亲”(潇洒游走),败者被刺中,吸收精子并承担怀孕产卵的能量代价(被迫当妈)。

2. 二维生命

它们构造极简: 没心、没肺、没血管 。它们靠扩散作用呼吸——氧气直接透过极薄的皮肤渗入。这就是它们必须保持扁平的原因;如果太厚,内部细胞就会窒息。

3. “魔毯”飞行

虽然大多数在爬行,但有些扁虫(如波斯地毯扁虫)会游泳。它们离开底部,身体边缘波浪状起伏,看起来就像一张飞行的魔毯。这是海洋中最优雅的景象之一。

4. 伪装大师

许多扁虫是 贝氏拟态者 ——它们模仿有毒海蛞蝓的颜色来吓退捕食者。例如,无毒的 Pseudoceros imitatus 扁虫长得几乎和有毒的 Phyllidiella pustulosa 海蛞蝓一模一样。

5. 进出同一个口

它们腹面只有一个开口,既是 嘴也是肛门 。进食时伸出管状咽喉吸食蠕虫或甲壳类的汁液,排泄物也从同一条路出来。高效,但不怎么体面。

6. 切不死的碎片?

扁虫以 再生能力 闻名。如果你把某些种类切成两半,头部长出新尾巴,尾巴长出新头部。你就得到了两条虫!(请勿在水下尝试)。

7. 带毒的饮食

像河豚一样,有些扁虫含有 河豚毒素 ,这是一种强效神经毒素。它们可能从细菌或食物中获取毒素,让任何想吃它们的鱼后悔莫及。

8. 粘液滑行

它们没有脚。它们靠腹面分泌的一层 粘液 (鼻涕)滑行,动力来自数百万根微小的纤毛。本质上,它们是在自己的鼻涕上冲浪。

9. 狩猎战术

别看像张湿纸巾,它们可是捕食者。它们猎食微小的螃蟹、蠕虫和蜗牛。有些会用身体包裹猎物,用酶在体外消化后再吸食。

10. 原始眼点

它们有简单的眼点(ocelli),能感光但不能成像。如果你用强光照它们,它们通常会避开,更喜欢躲在阴影里。

潜水观察笔记

扁虫 - 潜水观察笔记

Photo by MDC Seamarc Maldives / CC BY-SA 4.0 via Wikimedia Commons

🧭 去哪儿找

在灰色的碎石或海绵上寻找 鲜艳的色块 。 白天检查岩架下或阴暗的缝隙。 如果你看到一只“海蛞蝓”移动得 可疑地快 ,那很可能是扁虫。

🤿 接近与行为

  • 勿触碰: 它们极其脆弱。触碰可能会撕裂它们娇嫩的身体。
  • 光线: 它们怕强光。使用红光对焦灯或缓慢接近。
  • 游泳: 运气好的话能看到它们游泳。 别追。 悬停欣赏那迷人的波浪就好。

📸 拍摄建议

  • 俯拍: 因为它们是平的,俯拍最能展示花纹。
  • 平视: 很难低角度拍,因为太扁了。但如果它们竖起身体(“嗅探”或击剑),那是最佳快门时机。
  • 对焦: 对焦 伪触角 (折叠的前缘)。
  • 视频: 视频往往比照片好,能记录它们滑行或游泳的动态。

⚠️ 环保与安全

  • 脆弱: 我说过它们容易撕裂吗?即使是脚蹼带起的水流也可能伤到它们。
  • 交配: 如果看到两只互相竖起身体, 开始录像 。你正在见证罕见的“击剑”决斗。

🌏 当地潜导提示

  • 蓝碧/阿尼劳: 寻找 “波斯地毯扁虫” ——体型大、极美,而且经常游泳。
  • 红海: “金点扁虫” 在礁石上很常见,但常被误认为是海蛞蝓。
  • 通用: 检查 海鞘 。许多扁虫吃海鞘并在上面产卵。

全球最佳观赏扁虫潜水目的地

蓝碧
简单

蓝碧

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的蓝碧海峡是举世闻名的“微距天堂”。 黑色火山沙、碎石和偶尔的人工垃圾构成的海底乍看荒凉,但仔细观察却隐藏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海洋生物:多毛和绘色躄鱼、艳丽的墨鱼、拟态章鱼和蓝环章鱼、华丽的幽灵海龙、小小的豆丁海马、虾、蟹以及五彩斑斓的海蛞蝓。 大多数潜点水浅且几乎无流,非常适合微距摄影爱好者。除了偶尔几处色彩艳丽的珊瑚礁外,蓝碧的精髓就是在黑沙中寻宝。

火焰章鱼拟态章鱼豆丁海马青蛙鱼+3
探索目的地
阿尼洛
简单

阿尼洛

阿尼洛位于巴坦加斯省,是距离马尼拉仅两小时车程的小镇,被誉为菲律宾的微距之都。沿岸及邻近岛屿有 50 多个潜点,汇聚了珊瑚覆顶的礁塔、黑沙微距坡和独特的黑水潜水。微距爱好者慕名而来,只为在 Secret Bay 与阿尼洛码头的淤泥中寻找拟态章鱼、蓝环章鱼、神蛸、海马、幽灵海龙、蛙鱼及数十种海蛞蝓。浅礁如 Twin Rocks 和 Cathedral 被软珊瑚覆盖,礁鱼成群;较深的 Ligpo Island 则有长满海扇的峭壁和偶尔的漂流。阿尼洛靠近马尼拉且全年开放,是菲律宾最方便的“周末潜水圣地”。

淤泥潜水微距潜水黑水潜水青蛙鱼+2
探索目的地
图兰本(巴厘岛)
简单

图兰本(巴厘岛)

图兰本位于巴厘岛东北海岸,以世界闻名的美国自由号船骸而著称——这艘 125 米长的二战货船如今就躺在岸边不远处,步行入水即可潜到。这里水温常年温暖、水流平缓,几乎所有潜点都可以从岸上入水,新手老鸟都能轻松享受潜水乐趣。除了自由号,图兰本还有色彩丰富的珊瑚花园、黑沙微距潜点和壮观的火山岩壁。喜欢微距的潜水员可以找到海蛞蝓、幽灵海龙、拟态章鱼和豆丁海马,喜欢“大货”的则有成群的竹鲷、隆头鹦哥鱼和偶尔出没的礁鲨。沿着十几公里的海岸线布满多样的潜点,让你无需乘船远行就能体验世界级沉船与微距潜水。

wreck微距潜水淤泥潜水海兔+1
探索目的地
海豚湾(PG)
简单

海豚湾(PG)

海豚湾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东北角,是亚洲最丰富多样的潜水区之一。 这里面向维德海峡,属于珊瑚三角区,其珊瑚礁汇聚了大量硬、软珊瑚,豆丁海马、蛙鱼等小生物以及成群的杰克、偶尔出现的大型远洋鱼。 萨邦和小拉古纳附近有四十多个潜点,从简单的家门口礁潜、浅水黑沙潜,到潮流汹涌的峡谷和五彩斑斓的沉船,乘船几分钟即可抵达。 水流受月相影响,满月和新月期间的大潮会形成令人兴奋的放流潜,而小潮时水流和缓,非常适合拍摄微距。 海水全年保持温暖(27–30 °C),能见度通常在15–30米,因此无论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潜水员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,岸上还有热闹的夜生活。

微距潜水放流潜水沉船长尾鲨+3
探索目的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