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hMyDive Logo
OhMyDive

翻车鲀

Mola mola

翻车鲀

Photo by Nol Aders / CC BY-SA 3.0 via Wikimedia Commons

翻车鲀(Mola mola),又称海洋太阳鱼,是世界上 最重的硬骨鱼 ,也可能是最怪异的。它看起来像一个 丢了身体的巨大漂浮鱼头,体重可超一辆汽车,身高可达3米。尽管体型庞大,它们几乎只吃 水母 , 像吸面条一样吸食。它们因在水面侧身 “晒太阳” 以在深潜冷水后回暖而闻名。 温顺、呆萌且满身寄生虫,它们是许多潜水员(尤其在巴厘岛)的朝圣目标。

🔬分类

:脊索动物门
:辐鳍鱼纲
:鲀形目
:翻车鲀科

📏物理特征

常见体长:常见1.8–3.3米;体重可达2300公斤
颜色特征:银灰色至白色;质地粗糙

🌊栖息信息

栖息深度:0–600+米;开阔大洋,随流漂动
偏好地形:开阔大洋;深礁上的清洁站
出现时间:白天晒太阳;深潜捕食

⚠️安全与保护

毒性:鱼肉可能含毒素;通常不食用
保护状态:易危(IUCN)

识别指南

翻车鲀 - 识别指南

Photo by U.S.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via Wikimedia Commons

识别要点:

  • 体型: 巨大、扁平的圆盘状身体,后部看起来像是被“截断”了。
  • 鳍: 两个巨大的鳍(背鳍和臀鳍)像垂直的桨一样同步摆动;无尾鳍,取而代之的是舵状的“假尾(clavus)”。
  • 嘴部: 永远张开的小嘴,牙齿愈合(喙状)。
  • 游动: 缓慢划水;常在水面侧身漂浮。
  • 大小: 绝对的庞然大货。你不会认错的。

幼体与成体

翻车鲀幼体看起来像微小的 带刺河豚 (小于5毫米)。成熟过程中刺会消失并长出“尾巴”。从幼体到成体,体重增长超过 6000万倍

翻车鲀的十大有趣事实

翻车鲀 - 翻车鲀的十大有趣事实

Photo by Javi Guerra Hernando / CC BY-SA 4.0 via Wikimedia Commons

1. 漂浮的头

学名 Mola 在拉丁语中意为 “磨盘” ,形容其圆、灰且粗糙的身体。德国人叫它 Schwimmender Kopf(“游泳的头”),这在生物学上很准确,因为它们真的没有真正的尾部。进化论似乎决定直接删除这条鱼的后半截。

2. 晒太阳的巨人

为什么叫“太阳鱼(Sunfish)”?因为它们爱晒太阳。在潜入数百米深的冰冷海水中捕食鱿鱼和管水母后,它们会回到水面侧身平躺。这种 “热量充电” 能提升体温,帮助消化食物并准备下一次深潜。

3. 产卵冠军

雌性翻车鲀是海洋里的超级妈妈。一条雌鱼一次能携带高达 3亿枚卵 ——比地球上任何脊椎动物都多。如果全都活下来,一周内海洋就会被翻车鲀填满。幸运的是(或不幸的是),存活率只有百万分之一。

4. 从爆米花到泰坦

翻车鲀幼体是微小(2.5毫米)的带刺圆球,看起来像卡通河豚。等到成年,它们能长到2000公斤。体重增长了 6000万倍 。想象一下一个人类婴儿长到了六艘泰坦尼克号那么大。

5. 水母吸尘器

靠吃水怎么长到2吨重?答案是拼命吃。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营养贫乏的水母。它们必须吞食海量的水母、樽海鞘和栉水母来维持体型。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果冻自助餐。

6. 寄生虫旅馆

作为海洋里缓慢巨大的“盘子”,它们是完美宿主。翻车鲀身上可寄生多达 40种不同的寄生虫 ——有的甚至住在它们眼睛里!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必须去清洁站。

7. 跃身击浪

别看长得笨,翻车鲀能飞跃出水!它们能将1吨重的身体发射出水面,然后重重地拍在水面上。科学家认为这是为了 震落皮肤上的寄生虫 。这是世界上最大的“炸鱼”。

8. 海鸟水疗

当清洁鱼不够用时,翻车鲀会浮出水面伸出鳍,吸引 海鸥和信天翁 。鸟儿降落在鱼身上啄食寄生虫。这是罕见的鱼鸟共生现象。

9. 并不慢

我们曾以为它们只是随波逐流(浮游生物),但追踪数据显示它们是活跃的游泳者。它们一天能游 26公里 ,潜深超过600米。它们只是看起来懒而已。

10. “翻车”鱼

中文名 “翻车鱼” 源于它们侧身漂浮的姿态像翻倒的车轮。渔民觉得抓到它不吉利,因为名字听起来像交通事故!

潜水观察笔记

翻车鲀 - 潜水观察笔记

Photo by Sonse / CC BY 2.0 via Wikimedia Commons

🧭 去哪儿找

巴厘岛(努沙佩尼达) 是世界看翻车鲀之都(7月-10月)。在深水清洁站(水晶湾、蓝角)寻找它们。 它们会垂直或倾斜悬停,一动不动,让马夫鱼(Bannerfish)清洁。 寻找深蓝中渐渐浮现的 巨大圆盘剪影

🤿 接近与行为

  • 隐形模式: 它们极度害羞,容易被气泡吓跑。缓慢接近,不要径直冲向它们
  • 排队等待: 如果翻车鲀在清洁站,保持距离(10米以上)。如果你冲进去,它会离开,搞砸所有人的表演。
  • 别追: 你游不过翻车鲀。如果它转身离开,就随它去。追逐会让它们紧张。
  • 控制气泡: 试着轻柔呼吸。大声、爆炸性的气泡会吓跑它们。

📸 拍摄建议

  • 广角: 你需要广角镜头。它们太大了。
  • 剪影: 逆光仰拍能创造出它们外星人般轮廓的戏剧性剪影。
  • 潜水员对比: 构图里带上潜水员;否则它看起来就像块奇怪的饼干。你需要参照物来展示它有一扇门那么大。

⚠️ 环保与安全

  • 勿摸: 它们有保护性粘液层。触摸会破坏它导致感染。
  • 深潜注意: 看翻车鲀通常是大深度(30米+)且伴随强冷流(温跃层)。注意免减压极限(NDL)和残压。
  • 闪光灯: 如果它们害羞,避免用闪光灯狂轰滥炸;会吓到它们。

🌏 当地潜导提示

  • 努沙佩尼达(巴厘岛): “水晶湾(Crystal Bay)”是经典潜点,但人多。“蓝角(Blue Corner)”流更大,但常有更大或更多的翻车鲀。
  • 加拉帕戈斯: 常在Punta Vicente Roca的冷上升流中看到它们在清洁。
  • 阿罗(印尼): 有时能看到它们在海峡流中浮出水面。